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溪黄草认知
当前位置:首页 >> 溪黄草认知 >> 溪黄草认知

溪黄草历史背景

2013/12/8 22:29:19人浏览
     溪黄草是近几十年逐渐被人们认识的一味中草药。中国最早记载其药用价值及用法的书籍是1962年编印的内部资料《揭阳县民间常用草药简编》,但其中未记载其植物图和学名。后来出版的《常用中草药手册》确定中药溪黄溪黄草茶草原植物为唇形科香茶菜属物线纹茶菜。但因香茶菜属植物种类较多,且外形易混淆,临床上作为溪黄草入药的原植物除线纹香茶菜外,还有同属植物狭基线纹香茶菜、细花线纹香茶菜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国内外学者在关于溪黄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研究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研究证实,溪黄革的主要功效在于清热利湿退黄、凉血解毒散瘀,可用于湿热黄疸、湿热泻痢、跌打瘀肿等。溪黄草的水提物具有保肝、抗炎功能,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伴黄疸者的治疗。

   溪黄草中的某些成分经体外抗菌试验,证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处大雾山区。有得天独厚的药材资源,溪黄草就是该县地产药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