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粤北行公司董事长蔡能强在公司会议室接见了广州市和清远市驻阳山县阳城镇、太平镇、杜步镇、称架乡、连州市大路边以及清新区浸潭镇、禾云镇等地的精准扶贫帮扶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们并就助农增收促进项目“三华李种植项目”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品牌化经营管理,携手共赢】
据介绍,粤北行是一家“公司+基地+农户、研究开发、生产加工、代理销售、连锁专卖, 旅游购物、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此次粤北行公司推出一个的三华李种植项目是粤北行公司结合市场需求及农户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出的又一重大项目。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开展,公司对三华李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策划、统一宣传、统一推广。以这种新颖的合作方式,以求达到三华李质量更优、品牌推广、双赢的局面。
【让事实说话:实现双重收益】
部分帮扶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相约来到粤北行公司。会上,项目负责人蔡能强为大家讲解三华李种植项目,在了解到项目的详细情况之后,部分帮扶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对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方面较为重视,因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来粤北行公司了解这个项目,首先也是看中粤北行公司的实力,也是清远有名的农业农头企业。但是,这个项目,第一要看收实际的收益,第二要知道项目的优势。项目负责人蔡能强说:三华李种植条件较为简单,可以充分利用山地、旱地这种土地资源,且耐寒、耐旱,容易打理。在未挂果或挂果期间,均可充分利用三华李的间隙土地,发展林下经济,增加农户其他收益。且三华李是两广水果,尤其适合在粤北地区种植,其发展空间、市场空间大。现三华李的市场价为20元/斤以上,收入是极为客观的,收益也长达三十年。最大的优势就是品牌化管理,实现农户的双重收益。
黄昏时分,帮扶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们赶往清远阳山一个最早转型种植三华李、鹰嘴桃农户的种植基地,该农户表示,三华李、鹰嘴桃三年已可以挂果,但考虑到以后的丰产,建议第四年挂果,一般是前三年多次施有机肥,也比较容易打理,才三年时间,果树已经长得很好。
在结合三华李项目的讲解以及实地考察过种植基地之后,帮扶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们们高度评价了三华李种植项目,对未来三华李种植发展充满信心,并具体投资项目进一步商讨如何助农促进增收。
【同样为民,让项目见证实事】
最后书记们及驻村队长们透露,此次万名书记、队长下乡,主要是带政策、带信息、带服务、推政策落实、推生产发展、推精准扶贫,以此推动农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要对农民负责,这是前提,也是目标。
蔡能强表示:三华李种植是顺应时代,顺应市场发展的一个农业项目,能从根本上改善农副产品现有的局面。目前国家亦出台一系列农业扶持政策,但清远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城市,山地、旱地、水田居多,近年来,受技术、人才、效益、品牌等因素影响,一些农副产品也遭遇发展瓶颈,例如砂糖橘,因黄龙病现也遭遇发展瓶颈,且农副产品本身盈利不高。三华李种植项目效益高且预计种植30000亩,能从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希望能紧密联系农户,将清远各区域作为重点合作地区,我们将以高技术、高质量、多渠道助农户在三华李项目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阳山县七拱镇、佛冈县汤塘镇、连南等地的帮扶村第一书记长、驻村工作队队上相继咨询,希望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的合作模式能真正帮助农户,增加收入,达到共赢局面。